江敏:真水无香恪守教师职责 春风化雨育人孜孜不倦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新版)发布时间:2021-04-30作者:16英语 聂绮英 17设施 程清馨 编辑:曹佳奕创建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新版)

人物简介:江敏,农学院教授,校教学名师,“金山学者”领军教学人才,校教学培训师,教学督导。长期从事稻麦生长模型研制与应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等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的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有关的课题有20余项,执教的课程有《农业气象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农业传播与应用》《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等。


平凡的岗位演绎不凡的价值。有这么一位老师,她勤于育人,精于教学,励于科研,三尺讲台,写尽了三十余载教学岁月,她就是我校教学名师,农学院教授——江敏。

不忘初心,坚持立德树人

三十余年的教书生涯,江敏始终秉承的理念是: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还需解惑。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引路方式。学生只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渊博的学识成就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才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温暖、陪伴。好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成为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她常说:“小树的茁壮成长,需要水的灌溉,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老师的博爱滋润。”

课程思政主题讲座

“因为喜欢讲台,喜欢学生,所以一直留在这个岗位上。”谈到自己的职业,从事教学工作30余载的江敏面带微笑回忆起自己的第一堂课。那时,初入职的她也像许多年轻教师一样,面对讲台和满教室的学生战战兢兢:“我的第一堂课,我自己都没有听懂,紧张地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但年龄相仿的学生们,下课时却用热烈的掌声给她以鼓励,不仅让她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也深深感动了她。从那时起,她爱上了这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子,爱上了菁菁校园的铃声和读书声,也逐步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时时与人相伴,要用脑,更要用心。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迎来送往中毕业了一届届学生,她坦言感动常在,学生们的信任和尊敬爱戴,是她几十年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动力和源泉。在她看来,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始终“亦师亦友”,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她满怀深情地说道:“我爱学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好学在教学中不断给我灵感助我钻研,还有他们的善良体贴积极乐观,在精神上让我始终保持着对这个职业的热爱。我对学生常怀感激,因为是他们成就了我的今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活跃多变的90后、00后学生,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遇到一些思想逆反的学生,江敏会在课后单独问询谈话,“他们的思维想法并不一定完全是我想的那样,可能有各种原因导致他们做出反常规的事情,这时需要老师的耐心和了解,用心的付出和帮扶能帮助大部分掉队的同学回归队伍,只有及时关注学生,随时提醒学生,这样才算是尽到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才担得起学生的信任”。随着教龄的增长,江老师常怀一份母爱对待每位学生。“为人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推己及人,我也要对得起这些孩子们的父母。”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江敏老师一直是他们的“树洞”,曾被学生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老师”。无论学习、生活上遇到什么困扰,他们都愿意找江老师聊聊天,这源于她不仅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唠叨”,还会给出很多可行的建议。从本科就一直跟着她的一名研究生林聃接受采访时候表示,自己能考上研究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江敏老师,是她让自己喜欢上这个专业,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并给自己勇气,因此,班里的同学都很喜爱她。“任何一个学生,你都应该用心去对待他”,江敏老师认为,教师干的就是一个“良心活”,唯有一个“爱”字最为可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江老师不光是教人之师,更成为了很多热爱她的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灯塔。“长大后,我想成为你!”这应该是对一个好老师最高的评价吧。

春风化雨,育人孜孜不倦

江敏所授的“农业气象学”是农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衔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说:“学好这门课,既需要较强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又需要较好的地理空间构思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背景要求比较高”,鉴于此,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层层推进理解记忆,反对死记硬背。她说“这门课学好了,不仅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渴望。”江老师道出了自己几十年来能够保持良好教学效果的秘诀就是:“与时俱进,适应不同时代学生的要求。要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就要勇于走出自我舒适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自我充电,终身学习。”

实习课

“对教学内容很熟悉”、“上课互动频繁”、“节奏紧凑”“逻辑严谨、严丝合缝”,这些都是采访中江老师的学生们对她课堂教学的评价。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全方位能力,江敏老师带领她的教学团队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她精心设计每节线下课,根据教学目标,灵活采用课堂讨论、随堂小测、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汇报、小组项目、翻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活动,辅以信息化教学工具提升教学精度和学生参与度,同时结合科研动向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教学中注重把抽象的气象知识和生活案例形象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她善于用“助产士”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链,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们思考理解后自己得出答案。

“老师上课时提的问题非常有思考性,触类旁通,对我们核心课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已经毕业的农学院2015级农学的雷远宝同学接受采访时说,“老师主张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不仅利于我们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更有利于我们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思考方式。”江老师认为,在这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浸染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学过的知识不用就会忘记,但是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大学四年是一个成长过程,其中的所获所得都将成为每个人自我修炼的养料,我希望大学时养成的思维方式能够陪伴学生的一生,给他们带去帮助。”

真水无香,恪守教师职责

“农业保国家,气象保农业。”从教几十年来,江敏老师深信“科教相长”的教学理念,重视教学的同时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进。长期以来致力于农业气象灾害以及作物生长模型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评价的研究工作。她始终认为,教学需要归纳知识系统,跟踪学科前沿;科研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谈及科研工作,她说:“科研需要一种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失败的持久耐力,有时候为了一个模型参数,需要夜以继日反复调试几个月的时间”,但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是她做科研的基本原则,也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了她的研究生们不畏失败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近年来她带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盲审大部分都是3A,有的被评为校优秀学位论文。

为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江老师和她的团队都会带领学生们参加省气象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带领学生下乡课程实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和所学为所用的专业自豪感。近年来她带过的学生,由于受她的影响和教育,对“农业气象学”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多人考上双一流高校的农业气象学方向的研究生。

江敏作为“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团队负责人,还非常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课程团队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她认为这不仅是对学校,也是对社会的责任。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在她无私而用心的帮助下,团队的年轻老师成长很快,多次在校级乃至全国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她作为负责人的主讲课程“农业气象学”还获得了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和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认定。

教学和科研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想做好,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当被问及平时是如何分配时间的?“在学校,我是教师、培训师,还承担着科研任务;在家中,我同时是妻子、母亲、女儿,扮演着这么多角色,还要把工作做好,能牺牲的,只有自己了,”这就是她的回答。她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留给自己的更少,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自己热爱的学生和工作。

恰似风华正茂,却青丝两鬓常白霜。用一世情尽三生心,喜看桃李满天下。不仅俯首甘为孺子牛,而且志存高远报国家,这就是江敏——一个为人师者的情怀。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